

一边是田畴荷叶,一边是山青翠绿,白墙黛瓦的房子嵌在绿水青山之中。仰首从山坡上望去,湛蓝的天空下,青翠山峦形成一个硕大的背景,勾勒出五个金色灿灿的大字:为人民服务。
这里就是横冲村。
横冲村过去是一个贫困村,位于革命老区平江县安定镇。2015年,财政部对口扶贫平江县横冲村,引进二百多亩湘莲作为该村的主打产品。此后,横冲村先后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社,将闲置的资产注入到合作社,村集体以各种形式做大合作社。另外,争取产业扶持发展资金,解决了合作社资金不足的难题,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又有了去向,并把扶持资金转化为村集体发展的动力,这些举措也让村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。
荷花池上有一座拱桥,犹如一个弯弯的月亮,湖水从桥底淙淙地流过,是横冲村一道美丽的风景。拱桥一头连接着荷花文化广场,另一头连接着一条长长的画廊,微风从湖面吹来,传来阵阵芳香。
走过拱桥,穿越长廊,我们来到一栋三开间的两层楼房,陪同我们的邱平原书记微笑地说:“这里才是横冲村最美的地方。”
安定镇横冲村环保道德银行。(供图:@源远流长)
门口的一块绿色牌匾上有一行大字:安定镇横冲村环保道德银行。这个地方到底是干什么的呢?
书记介绍说,右边那一间房子有两个功能,既是行长办公室又是商品兑换室。其余的房子分别存放着废纸类、旧衣服、易拉罐和玻璃制品等垃圾。
各种分类好的生活垃圾。(供图:@源远流长)
全村共有八个垃圾回收网点,四百三十八户村民的垃圾桶全部配发到位。基本上,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摆着两只垃圾桶,他们定期把生活垃圾清运到环保道德银行里,村里人全部是环保道德银行的储户。
原来,环保道德银行是垃圾回收利用和再生的一个新思路,既为每个村民增加收入,又减轻垃圾处理的压力,还培养了村民的环保意识,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。这也让村庄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。
村民可随时兑换所需的物品。(供图:@源远流长)
墙面上贴满了各类垃圾兑换明细表,村委会也给每家每户配发了一本环保道德银行的存折,还有一个垃圾分类的手册,用来指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。积分满了,村民可随时兑换所需的物品。
垃圾兑换存折。(供图:@源远流长)
环保道德银行的废品收购表上,赫然写着:
黄纸板 0.4元/斤
书纸 0.4元/斤
矿泉水瓶 0.4元/斤
塑料 0.2元/斤
啤酒瓶 0.05元/个
泡沫 0.02元/斤
食用油壶 0.2元/只
易拉罐 0.6元/斤
抛秧盘 0.05元/斤
有毒有害垃圾 0.2元/斤
……
这时,一位村妇拖着满满一车垃圾来到银行,行长顾不上和我们打招呼,忙着与她协商起垃圾价格。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,她干净利落地把一整车的垃圾分类和称重工作都处理完毕。
我笑着问书记:“邱行长平时也是这么忙吗?”
邱平原书记回答道:“银行自从营业以来,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各类垃圾,村民参与热情高,有的村民一个月兑换的积分值可以达到千余元。”
村民减到的废烟头。(供图:@源远流长)
这时,他又特意拿起一袋废烟头对我说:”烟头是村民最容易捡到的垃圾,也是捡起来最麻烦的垃圾,捡一百个烟头可以换到五角钱。”
扔了是一堆垃圾,但回收就是一个宝贝。节约是一种习惯,垃圾也是一种难得的资源。从村民们的参与情况来看,大家对这个银行是很肯定,也很喜爱的。
一荷一世界,一村一主题。当绿水青山遇上了美丽乡村,经过岁月沉淀的乡村部落,因环保道德银行的出现而显得韵味独特。
感受乡村生活,我们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。在体味乡村的宁静和质朴之时,更应对农村的发展多一点关注,对农民的辛苦多一份理解。
建立一个环境优美而宜居的乡村小镇,这才是对农民的最大关怀。而横冲环保道德银行破土而出的意义也在于此。